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依据病理特征判断鸡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21 9:25:08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1)皮肤、肌肉 皮下脂肪小出血点见于败血症;传染性腔上囊病时,常有股内侧肌肉出血;皮肤型马立克病时,皮肤上有肿瘤。

  (2)消化器官 主要观察口腔、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与泄殖腔、肝脏、脾脏(虽不属消化器官,在此一并叙述)、胰脏等。

  口腔 有些疾病在口腔内有病变,如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时,可见脓疱样小白点;患黏膜型鸡痘时,有的病鸡在口腔内有痘疹和假膜或舌苔。

  腺胃 病变多发生于腺乳头、胃黏膜、腺胃肌胃交界处及腺胃食管交界处,出现出血点、出血斑、出血条纹和糜烂等。多见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禽流感、霍乱等传染性疾病。

  肌胃 病变经常出现在角质层下或角质层,表现为出血、溃疡、糜烂、变色。当鸡患有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禽流感等)时,常在角质层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出现溃疡、糜烂;当鸡药物中毒时,角质层变色,内容物有异味。如雏鸡痢特灵中毒时,角质层颜色变黄;有机磷中毒时,内容物有大蒜味等。

  小肠 小肠常见的病理变化有炎症、出血、坏死、有假膜、肠管内有干酪样物等,有很多疾病发生后,在小肠可发现病理变化。

  如可引起小肠炎症的疾病有禽霍乱、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肉毒梭菌病、球虫病、肠炎等;可引起小肠黏膜出血(或充血)的疾病有鸡新城疫(前端)、禽霍乱(十二指肠最明显)、鸡伤寒、鸡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肉毒梭菌病、球虫病、肠炎等;可引起小肠溃疡、坏死的疾病有鸡新城疫、鸡白痢、球虫病等;可引起小肠壁增厚、肠黏膜上有一层假膜的疾病有鸡新城疫、禽霍乱、鸡伤寒、鸡副伤寒、链球菌病、球虫病等;患鸡白痢时,小肠内有时有干酪样栓塞。

  盲肠 盲肠常见的病变有出血、肠腔内有干酪样栓塞等。可引起盲肠出血的疾病有鸡球虫病;在盲肠内形成干酪样栓塞的疾病有鸡球虫病、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黑头病、马立克病等。

  直肠与泄殖腔 鸡患有新城疫、霍乱病时,可见直肠与泄殖腔出血及溃疡;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病时,法氏囊充血、肿胀,内有胶冻样物。

  (3)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睾丸)和输卵管(输精管)。

  卵巢 常见的病变有出血、变形、萎缩、肿瘤等。鸡患新城疫病时,卵黄膜充血、出血、破裂;患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卵泡充血、出血,卵泡血肿、变形;患禽霍乱时,卵巢出血,卵黄膜破裂;患鸡白痢时,卵巢上的卵泡变形,卵黄为绿色、棕色、黑色等多种颜色,卵黄破裂,流入腹腔,发生腹膜炎;患有伤寒病时,卵黄为绿色、棕 色、黑色等多种颜色,卵黄破裂,流入腹腔,发生腹膜炎;患有大肠杆菌病时,卵黄膜充血,卵黄肿胀、破裂,流入腹腔,发生腹膜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