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猪增生性肠炎病的防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5 8:53:17  文章录入:ziyoufeixiang  责任编辑:jiaxy
 核心提示: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罗松菌引起的一种胃肠道综合性疾病。本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有时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可感染发病。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提高猪体抵抗力,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2、针对发病猪隔离治疗,交替使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或N-选择注射液(硫酸小檗碱)按说明书的剂量于患猪后海穴(又称交巢穴,肛门之上,尾根之下,中心凹陷处)注射,每日1次,连续3~4天。

  3、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泰妙菌素(100克/吨饲料)和阿莫西林粉(200克/吨饲料)或米奇(替米考星,500克/吨饲料)和先锋特号(阿莫西林, 500克/吨饲料),连用7~10天。

  4、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配方为食盐350克、小苏打250克、氯化钾150克、白糖2千克、常用水100千克),以利于增加机体的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5、经过药物治疗后,对少数机体瘦弱、贫血、食量少的猪只,分别每头1次肌肉注射牲血素(含硒型)2.5~3毫升,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4~5毫升,对增加食欲,恢复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后,猪群疫情一般可得以迅速控制并平息。猪群中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猪95%以上可以康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