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123木头人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3 10:40:15  文章录入:123木头人  责任编辑:123木头人

    传染源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所以,尽量不要从外面引进猪,如必须引进时要做好检疫,最好从大的规模猪场并且没有发生疫病的地方引种。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一定要隔离饲养14天以上,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在发现发病猪后要严格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猪只。


    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的危险性越高。为切断传播途径一定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隔离病猪并交替使用信得欧福迪(15%戊二醛和10%双季铵盐)和威典(碘酸)对病猪猪舍及其用具等严格彻底的消毒。


    易感动物


    猪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动物,各阶段的猪都可以感染。所以,要加强猪只的营养水平,提高抗病力。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在高热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要配合信必妥(转移因子—能提高抗体水平,减低抗体离散度,缩短免疫空白期),还必须做好其他疫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病的预防工作。建议规模化猪场加强猪群免疫抗体的监测,有效保护抗体水平低下时应及时补免。


    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对未发病的猪只要定期用混感刹(黄芪多糖.金丝桃素.绿原酸)1kg+混感佳(20%替米考星)500g/吨投放预防保健,防止疾病发生。对于发病猪用信必妥10ml+珠康双博(干扰素)4ml+福莱欣(头孢噻夫)1支/100kg肌注。


    总之,要想有效的预防高致病性蓝耳病必须从营养、环境、猪只本身的抗病力等多个方面着手,不要过分的依赖疫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