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特种野猪产前20天左右即对母野猪肌注大肠杆菌疫苗。临产前要彻底清扫和冲洗圈舍,并用来苏儿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待水泥地面干后铺上垫草,安装好电灯、饮水槽、加足清水,备好产仔箱(冬春季节备好保暖箱)、碘酊、脱脂棉球、扎线和消过毒的手术剪等物品,并有专人值班看护,以防母野猪突然产下仔猪而发生意外。 2、接产时应注意的事项 当母野猪妊娠114天左右,开始衔草,排尿频繁,排粪地点不规则,阴户红肿,呼吸时母野猪不站起等,这些现象说明即将产仔。家猪产仔时是头部先出,而特种野猪是后腿和臀部先出而产下。母野猪产下一只仔猪,接产人员即捡起,并用3%高锰酸钾溶液浸过的毛巾擦拭仔猪全身的血污和嘴内的粘物,将脐带扎线后剪下,在剪口处涂上碘酊,并剪掉口腔两侧上下各两个犬牙,再将仔猪放进特制的仔猪箱内。待仔猪产完后,将氟哌酸调成糊状,放入仔猪舌根部让其吞下,以防溶血性肠道病(黄白痢和水肿型大肠杆菌病)7—10天时再一次性颈部肌注水肿消疫苗1毫升,20日龄后即对仔猪颈部一次性一头份肌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60日龄时再肌注猪病“三联苗”。当母野猪产完仔猪,全部排出胎盘后,应将原垫草和血污清除干净,消毒并换上切短的干净稻草,并用3%高锰酸钾液擦拭母野奶头和两侧,同时对母野猪颈部肌注320万单位青霉素,连注两天,每天2次,以防止母野猪高烧和子宫炎。最后将仔猪轻轻放入母猪圈内让其喂奶一次,连续四天,以防仔猪被母野压死。此后应加强观察仔猪和母野猪的排便颜色和精神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