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蛋前期。大体上21-24周龄为产蛋前期,育成鸡由地面平养转入产蛋鸡舍立体笼养,此时开始饲喂产蛋前期料。日粮中的钙含量应由1%增加到2%。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目前在给产蛋鸡的营养供给方面有二种方法:一是按照产蛋率的逐步提高而调整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供给量;二是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提前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的饲料。这一阶段还应按照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征等疫苗的接种,防止开产后免疫对母鸡产蛋产生影响。
2、产蛋中期。25-42周龄为产蛋中期,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23-24周龄的鸡群产蛋率应达到50%,这一时期产蛋率上升很快,经过3-4周便能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保持营养供给的稳定性和管理工作上的一致性,避免一切应激因素,除本鸡舍的饲养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鸡舍。饲养员服色相对固定,不能断料、断水、断电,气温要均匀合适,特别是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
3、产蛋后期。43-72周龄为产蛋后期,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的供给量。一般产蛋率在85%以上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为18克﹔当产蛋率降到80-75%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减至16克﹔产蛋率降到70-65%时,每日每只鸡进食14克蛋白质。另外,夏季因为天热,蛋鸡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因此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冬季天冷,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需要增加,因而要适当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产蛋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