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道
《全球商业》:今天的对谈,你谈到许多从经商之道,是否呼应你在今年(2007年)汕头大学的演讲中所说“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你说若能“拈出这四句话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的好”。
尤其,“不疾而速”这句话特别有意思……?
李嘉诚: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有这个很多资料,很多困难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如果你没有主意,怎么样“不疾而速”?
“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我们现在大概有25万个员工,分布在55个国家,而我们员工大部分在西方国家,如果你没有良好制度,你没有足够时间去管理。
兼具以上四种因素(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成功的蓝图自然展现。
《全球商业》:所以你能做到“不疾而速”,其实是在风险管理、信息收集、财务准备齐备了,遇到机会,才能“一击即中”。你如何把这样的成功心法,传授给你的后代?
李嘉诚:我告诉我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verykind,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见证华人首富的事业图景
谨慎者,常因保守错失商机;开创者,常因扩张太快而一夕崩解。李嘉诚制胜之道,就在于他能兼具两者优点,避开两者缺点。
每日晚上8点,香港尖沙咀挤满国际游客,等待著名的中环灯光秀。游客鲜少知道,供应这场灯光秀电量,乃至整个香港岛用电的,全部是李嘉诚创立的长江集团旗下公司——香港电灯。
走在香港街头,屈臣氏、百佳超市映入眼帘,它们都属长江集团。行车至香港葵青港,车身漆着各国货运公司商标的
货车,24小时往来这全世界第三大货柜港载卸货。长江集团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香港货柜标准箱运载量第一大。举凡食物、服装、药品、家具、计算机……你想得到的日常用品,全都经过这家公司。
“除非有人愿意迁岛,或是无须用任何电力,才能与李氏业务划清界线。”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论。
擅长后发先至……
海外收益占八成,涉足产业多元
其实,李嘉诚旗下公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力,早在1986年便已达到今日位置。当年,他被香港媒体封为“香港十大财阀之首”。现在,他已经不是“香港的李嘉诚”,而是“世界的李嘉诚”。
如今,他旗下货港遍布23国,以标准货柜运载量而言,占全球市占率13%,为世界最大的私营货柜码头商。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配电商、加拿大第五大石油公司(以产量计)。旗下的电讯部门,在15个国家推出电讯业务。长江集团也拥有全球最大的香水、美容、药物零售连锁集团,在33国经营19个品牌。目前,长江集团来自香港以外的收益约八成。
一般企业家,在一个国家或在一个产业称霸,已经算了不起,算是商界明星。但李嘉诚旗下产业横跨地产酒店、电讯、能源、基础建设、港口、零售、生物技术等领域,事业跨越55个国家,他应是华人历史上,横跨最多产业、最多国家的企业家。
不只是向外扩张而已,他同时是精明的经营者与投资者。他最自豪的两项成绩是:一、1950年创业至今,长江集团没有一年亏损;二、同一期间,他个人的资产,没有一年少于前一年。亦即,公司与个人,都能超越景气循环。
而且,无论他跨入哪个行业,虽不一定是先行者,其后,却能一路超越对手,成为老二、老大。
预先看见未来……
谈到这些成就,他仅淡淡地说:“这是我步步为营,不贪婪,不涉赌博,循规蹈矩的结果。”
早年,香港媒体经常刊登他在土地拍卖??是高高举起右手,脸上则是小学生答“有”般的认真表情。但更多的时候,他努力让自己不受竞标现场热烈气氛影响,因为他看过太多因意气、面子而失控的投标者。在竞标现场,他用左手,用力地压住右手,就如他用谨慎平衡开创的性格。
和记黄埔财务长陆法兰(FrankSixt)指出,李嘉诚对高阶经理人最重要的两项要求是:一、帮助公司成长;二、财务上必须健全。“他会把玩这两点,达到平衡。在财务上,他是很保守的管理者,我们从来没有超贷过,对这么大公司来说,这不容易。”陆法兰说。谨慎者,常因保守而错失商机;开创者,又常因扩张太快却失足。极为困难的是,能两者兼具,取得平衡。
另一方面,“当他看到地平线的另一端和现在的状况有差异,他就会紧守投资,很有耐心地等待那天来临,不会在中间遇到困难时就收手。他总有能力看到未来。”陆法兰说。
“他的故事,就是一连串的好交易。”和记黄埔前任董事总经理马世民(Simon Murray)如此形容。
从长江集团几个重要交易中,可以看出他所谓的“步步为营”,其实反映了他“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的”16字经营哲学。也就是先知己知彼,其后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有充分准备,遇到机会就能迅速出击。然后,靠制度管理庞大的事业。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谨慎与开创,对他而言绝非矛盾关系,而是因果关系。
长江集团57年发展中,最重要的几个历程,分别是:一、击败英商置地,夺得地铁中环站与金钟站上方的物业发展权,成为香港地产新霸主;二、购并和记黄埔,取得香港四大英资公司之一的控制权,亦创下华商购并外资最大交易案;三、购并加拿大赫斯基(Husky)能源,拥有全球可发展油砂储存量最高的能源公司之一。这三个历程,分别代表李嘉诚从“塑料花大王”,变成香港地产大王,再跨行成为全球货港与零售商霸主,及未来可能的能源巨擘。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赫斯基,也是长江集团旗下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是该集团对外购并、对内控股的三大主角。以下介绍李嘉诚三次大转型的三个代表性交易,由此可看出他为何能兼具开创与谨慎。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初期,李嘉诚在董事会中,就多次发出“要超越英商置地”宏愿。当时,置地(The Hong KongL and lnvestment and Agency Company Limited)拥有的土地与楼房价值,是长实的数十倍。“我们听到他讲,心里充满疑问,心想这有可能吗?”当年担任李嘉诚秘书,如今任职长江实业非执行董事的洪小莲说,“没想到,才不过几年,我们真的超越了。”
让长实超越置地,拿下香港第一大地产公司的关键战役,是“邮政总局大厦竞标案”。1975年,香港地铁公司成立。
与此同时,李嘉诚密切注意任何跟地铁有关的讯息,包括资金来源、行经路线、招标与开发计划等。
1977年初,地铁公司宣布邀请地产发展商,竞投中环旧邮政总局地铁站上方的物业发展权,吸引30家地产集团竞标。其中最被媒体看好的,是英商置地公司。
|